
“这些日子,大家的文明素养提高了很多,路面需要清理的垃圾越来越少啦!”近日,在临武县花塘村G234国道旁,村保洁员骆显雄边弯腰用夹子捡拾垃圾,边望着身后干净整洁的路面高兴地说。
曾经的花塘村,家禽粪便、农膜、建筑垃圾和废旧衣物等“阡陌交通”垃圾随处可见,不仅导致村保洁员工作压力增大,又让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受到影响。
针对这一环境卫生“痛点”,花塘村村委会从小事出发、从党员做起,通过劝导教育乱扔乱丢行为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门前三包、发动群众参与“搞卫生、除垃圾、清杂物”活动等方式,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。
期间,该村干部组织村民小组组长、党员、妇女代表和假期返乡大学生等带头劝导,共同维护生活环境,对屡教不改之人,则采取道德‘黑榜’上墙、村民群公开批评等方式进行劝诫惩罚。
为解决耕种时节农膜随意丢弃问题,该村对农膜进行统一回收,再转运至乡级农膜回收站点,让曾经的白色垃圾创造价值,并在村级垃圾站设立分类垃圾桶,设立废旧衣物和电池回收箱,实现垃圾的高效回收利用。
同时,扎实落实“门前三包”机制,制作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卡,细致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地,确保各区域环境卫生责任不留白、不模糊、不交叉,让每家每户成为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第一责任人;大力规范村内畜禽散养行为,清理畜禽粪污,引导村民利用自家空地打造小菜园、小果园、小花园等乡村景观,以点带面提升乡村“颜值”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以城乡风貌提质为契机,引导和鼓励更多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,让相关机制久久为功,让村民笑容常驻脸上……”花塘村党支部书记骆多田说。
责编:蒋淑芬
来源:通讯员投稿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